近日酒泉股票配资,第三届重庆市制造业十大影响力年度人物暨202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颁奖典礼圆满落幕,40位企业家获表彰。他们围绕着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榜样精神,激励着后来者砥砺前行。
2024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挥三大万亿级产业带动作用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邱冬阳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受到表彰的10位年度人物和30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秀企业家是其各细分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首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中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先进材料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作用,这三大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主力军”,也是重庆制造业发展的“桥头堡”,这些产业不仅引领技术创新,还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化产业链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和技术迭代。其次,重庆也应重点推动18个“新星”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卫星互联网、生物制造、元宇宙等,未来将在新的生产形态和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要围绕重庆市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有关重点领域,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为重庆制造业提供持续的动力和发展潜力。
邱冬阳补充道,当前重庆面对的机遇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首先是低空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新兴领域,重庆有深厚的产业积淀,有丰富的消费场景,有潜力成为该领域的引领者。
其次,重庆正承担国家战略使命,打造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新时代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这对于加强国家层面的经济和安全布局至关重要,这是重庆的重要机会,直接利好重庆的主导产业和战新产业,通过产业链扩散,对重庆的各行各业而言都是机遇。
第三个机会是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特别是在算力领域,重庆可以借此机会建立算力中心,率先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开发基地,积极谋划和布局未来产业。
另外,邱冬阳提醒,虽然重庆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高水平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人才还不足以支撑产业的迭代升级,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抢占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机遇,确保在新兴产业中保持领先,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抢抓战略机遇期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苓玲表示,40位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家获表彰,是对重庆市企业家卓越贡献的认可与激励,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企业和个人投身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设之中。
她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在传统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推动产业深层次的转型升级,从而形成更具先进性、创新性和高效性的生产力形态。重庆应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依托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西部制造重镇的深厚基础,积极推动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三是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我们坚持贯通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搭建优势互补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四是健全完善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尤其是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行业“隐形冠军”。
刘苓玲认为,当前重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数字中国建设机遇,可以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能够参与并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共建共享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硬件支撑;绿色制造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重庆可以抢占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
但是也要看到,重庆在发展中还存在需要尽快补足的短板。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人才落户重庆。同时,针对某些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需要加大攻关力度,优化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尤其是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减少对外依赖。还要建立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是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酒泉股票配资,为他们提供更加灵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助力其快速成长壮大。